• 评论: 收藏:,时间:
  • 列表
  • 详情
  • 8月22号,享年91岁的“威海好人”殷树山与世长辞。在最后时光,他与老伴拖着带病的身体参加公益活动并捐献遗体,用实际行动,为“人活一辈子就要奉献一辈子”的誓言画上圆满句号。
  • 2016年10月20号,87岁刘彩凤突发脑梗,住院治疗。生死关头, 老两口想起了多年前就做好的一个决定——身后捐献遗体。第二天,恢复清醒的刘彩凤在殷树山的陪伴下在医院病房办理了捐献遗体手续,颤抖的双手坚定而有力,刘彩凤一笔一划,在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91岁的殷树山也紧随其后,完成了签名。 殷树山说,和刘彩凤结婚60年,他们的追求和言行完全一致,同甘共苦、举案齐眉,如果没有老伴的支持,他在做好事这条路上走不了这么远。 即便在病床上,殷树山和刘彩凤最牵挂的还是需要帮助的人,两人聊得最多的,是今年需要帮扶的学生名单出来了,冬天快到了不能耽误为独居老人送菜,还有社会各界送来的慰问金也要及时捐出去…… 在刘彩凤弥留之际,她特地嘱咐殷树山帮他们交上最后一笔4万元特殊党费…… 入党60多年来,殷树山和刘彩凤时刻把入党誓言放在心头。从2003年,上交第一笔1000元特殊党费起,十多年间,他们陆续缴纳特殊党费12万多元。一张张红彤彤的党费收据,如同老人的一颗红心,凝聚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殷树山说,他和刘彩凤都是建国前入的党,一生都是党的人。老伴不在了,他更要把老伴委托的最后这件事情做好。 8月22号,在老伴刘彩凤去世四个月后,无私奉献了一辈子的殷树山,也永远离开了。他的遗体根据生前所愿献于教学科研,燃烧了最后一点光和热。 奉献到底,这就是殷树山92年人生历程最真实的写照。离休三十多年来,他和刘彩凤把关爱社会、服务社区当作了全部的生活。他们凭着初心不改的执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影响和感染着他人。 这是殷树山一生中最爱的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常说,他做好事不是发挥余热,而是要发光发热,因为为人民服务永不过时,他自己做好了,也自然会影响和带动其他人。 今年已经79岁的曲慧芳,在殷树山的鼓励和感染下,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殷树山和刘彩凤的一生,或许并没有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却于平凡的小事之中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的理想纯净如水,他们的信念坚若磐石。 如今,殷树山和刘彩凤故去了,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社区、深爱的人民,但他们好像又从未离去,他们的事迹仍在流传,成千上万的灵魂被他们的所作所为触动,他们的精神旗帜将永远飘扬在威海湾畔。
  • 上不起学的孩子要帮,因病致贫的家庭要帮,无依无靠的老人也要帮……粗略统计,殷树山和老伴一生之中,各类捐款总额达100多万元。但与老两口的慷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简朴到令人心酸的生活:夏天一件的确良衬衣,冬天一件中山装,一顶帽子带了30年,一条围巾围了40年,一碗粥、两碟咸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 “拿到钱就捐出去了”,有人赞扬他们的大爱和无私,也有人不理解,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称颂。殷树山的儿子这样说:作为子女,他们从来不知道父母的退休金是多少,钱都是父亲一手管着,从取钱到捐款从来不让他们参与。几十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在节日当天和父母一起过过节。因为,每到节日,父母不是陪着社区老人,就是要去福利院看望孩子。殷树山的儿媳妇这样说:自从夫妻俩承包了一块地种菜,父亲就把菜园变成了爱心菜基地,每年地里产出的时令蔬菜,大部分都分给了社区里的老人。他们家庭条件很一般,老人不仅不帮衬,还要往外拿东西。殷树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钱都给了别人,自己过着寒酸的生活,儿女也不管不顾,这值得吗?不少人都曾劝过殷树山和刘彩凤,但两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只要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坚持到底——这也让他们“得罪”了不少人。 塔山社区于昌红还记得,她刚搬到塔山社区时,正是殷树山和刘彩风整天忙着清理小区乱堆乱放、种花种树的时候。当时,小区里空旷的绿地很多,她和一些居民就在楼旁院外种上了蔬菜,菜苗刚破土就被殷树山看到了,他就三天两头上门做工作,让于昌红把菜苗拔了。 让于昌红没想到的是,殷树山思想工作做不成,竟然就亲手拔了菜苗,买来花草种上。为此,不少小区居民都“恨”上了他。菜苗被拔了,于昌红和几个居民虽然心里留下了疙瘩,但以为事情也就这样结束了,然而让她们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殷树山竟然去市场买来蔬菜,往被拔了菜苗的居民家里送。送了几天后,大家伙都不好意思了。 得到居民谅解的殷树山干劲儿更足了,不仅把社区数个垃圾场变成了四季长青的大花园,还建成了健身场,让老小区的居民有了现代的休闲娱乐场所。如今,看着社区里美丽的花木,于昌红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两个忙碌的身影……
  • 在威海,有这样一对革命伴侣,前半生,他们将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浴血奋战数十次;后半生,他们将岁月和博爱奉献给了人民,无私付出数十载。他们不为名利所绊,身居陋室、粗茶淡饭,却累计捐资捐物百万余元;他们许身为民,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生命尽头双双捐赠遗体……他们用奉献的一生,谱写出了一曲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赞歌。这对如树一般坚挺、如山一般厚重的老夫妻,就是威海塔山社区居民殷树山、刘彩凤夫妇。 8月25号,威海殡仪馆铭思厅内,悲伤的威海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殷树山老人的追悼会,来和殷老作最后一次道别。不久之后,他的遗体就和已逝去的老伴刘彩凤一样,被运往滨州医学院,用于教学科研。这是两位老人生前最后的心愿。 好人殷树山,走了!但他留给这座城市却很多。在威海,殷树山和刘彩凤夫妻俩的名气可不小:从事志愿服务超过30多万小时,捐钱捐物价值100多万元,义务照顾社区老人、资助贫困学子数百名……受过他们帮助的人,不计其数。他们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数不胜数的荣誉背后,是老两口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 殷树山夫妇的一天从早上5点钟开始的。从1990年离休定居在威海塔山社区后,每天把社区的道路清扫一遍,已经成了他们的一个“习惯”。 打扫完卫生,老两口义务管理近20年的塔山书屋又到了开门迎客的时间。书屋里,殷树山自己动手制作的简易书柜,自己掏钱订阅的报刊,每天不间断地茶水供应,让每天光顾的人络绎不绝,看报的、学习的、聊天的、过来歇脚的,这里俨然成了的塔山社区第二个居委会。一边管理着书屋,殷树山一边又和刘彩凤商量起了给社区独居老人送菜的问题,这也是他们的一个“习惯”,从儿子的菜地里拉来菜,和志愿者挨家挨户去送,每次一送就是上千斤,甚至在儿子没包地的时候,就自掏腰包买菜去送。 在不少人眼里,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是没人愿意管的“闲事”,可殷树山夫妇却干得不亦乐乎,并且一干就是30年。而且他们管的“闲事”不仅限于社区里。 2013年,威海市慈善总会首次推出个人(家庭)冠名慈善基金,殷树山夫妇第一时间捐款5000元,此后每年,他们都会向冠名基金捐款,到去世前已累计捐款近8万元。 在殷树山家里,有一本相册,记录了老两口几十年来资助的上百名贫困学子,一张张合影,被两位老人当成宝贝,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看。
  • 8月22号,享年91岁的“威海好人”殷树山与世长辞。在最后时光,他与老伴拖着带病的身体参加公益活动并捐献遗体,用实际行动,为“人活一辈子就要奉献一辈子”的誓言画上圆满句号。
大家都在看